正在加载

2017夏至入伏怎么计算

  • 作者: 小编
  • 来源: 牛查询星座网
  • 2024-09-20

大家好,今天牛查询星座网小编给大家分享「2017夏至入伏怎么计算」的知识,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,记得收藏本站或分享给你的好友们哟~,现在开始吧!

1.怎样根据2016年的入伏时间计算2017年的入伏时间


“夏至三庚,始秋算”,这是建立始秋的基础。

什么是“三耕”

在古代,时间是用天干地支相结合的方法来记录的。天干有10个数字,分别是A、B、C、D、E、F、G、辛、任、桂,地支有12个数字,分别是子、丑、阴、毛、辰、巳、午、卫、申、酉、徐、海。天干地支相合,得甲子,业丑,丙寅,丁卯.并交叉配60次,故称60花甲子。

“三庚子”就是遇到三个“庚子”字,第四个庚子日是第一次。因为有10个天干,所以每10天就有一个庚子日,如庚子日、庚寅日、陈赓日。

一年365天(闰年366天)不是10的整数倍。今年一天,明年不一定是庚日。由于庚日的不确定性,每年住宿的日期都不一样。

电压分为第一伏、中间伏和最后伏,称为三伏。

三伏是一年中最热的时期,因为夜晚较短,白天较长,阳光接近直射。但是夏至并不是最热的时候,因为这个时候,地面吸收的热量在晚上散发了很大一部分。然而,每天吸收的热量越来越多,散发的热量越来越少,积累的热量一天比一天热。大约20天后,天气会最热。

夏至后三天,第一天是初一,第四天到第五天是初一,立秋后第一天到第二天是末一天。

每个庚日相隔10天,盛夏天数不固定。夏至和立秋之间有4个庚日,盛夏有10天,盛夏有6个庚日时有20天。

v,是夏天的意思。从夏至开始,昼短夜长,酷暑中间潜伏着寒冷的因子。当初取名“福”是很科学的。

参考资料:

二十四节气

‘三伏’是指前、中、后三伏,也就是7月中旬到8月中旬。夏至过后,虽然白天越来越短,夜晚越来越长,但一天中白天比夜晚长。每一天,地面吸收的热量都比散发的热量多,地面附近的温度一天比一天高。

‘三伏’期间,地面吸收的热量几乎小于散发的热量,天气最热。后来地面吸收的热量开始小于地面散发的热量,温度慢慢下降。

因此,一年中最热的时候通常发生在夏至。

从夏至后的第三个“更”日开始,初(10天)、中(10 ~ 20天)和末(立秋后第一个“更”日后10天)是一年中最热的日子。



2.夏至多少天以后开始数伏,怎么计算?


盛夏时节,人们常说“热在三伏”,那么,什么是三伏?三伏日期是怎样确定的呢?

三伏是初伏(头伏)、中伏(二伏)、末伏(三伏)的总称。其中初伏和末伏均固定为10天,中伏有的年份10天,有的年份20天。伏期开始称入伏或交伏,伏期结束称出伏。中伏天数的多少视交伏早晚而定,一般7月28日以前交伏,中伏为20天,7月29日交伏,中伏为10天。

确定三伏的日期要从干支纪日法说起。所谓干支纪日法就是用天干地支相配来记载日的顺序的方法。天干又称10天干,即甲、乙、丙、丁、戊、己、庚、辛、壬、癸;地支又称12地支,即子、丑、寅、卯、辰、已、午、未、申、酉、戌、亥。将天干与地支顺序搭配可得到60个干支“对子”(见下表)。我们的祖先就是用这60个干支依次循环记载日的的顺序,并把其中带甲字的称为甲日、带乙字的称乙日……带庚字的称庚日。

按历法规定:初伏从夏至日后第三个庚日始(称入伏);末伏从立秋后第一个庚日始至第二个庚日结束(称出伏)。这样,三伏就是从夏至日后第三个庚日至立秋后第二个庚日这段时间,按节气一般都出现在小暑至立秋后,即7月中间到8月中旬的一个月里。此时,地面储存的热量达到一年中的最大值,故气温最高、天气最热。末伏以后,天气逐渐转凉,便进入秋季。

不难理解,每年什么时候入伏、什么时候出伏主要取决于当年夏至日和立秋日的日序。如夏至日正好为庚日,则该年入伏即交初伏的时间最早,在夏至日后第20天;如夏至日后为辛日,则该年入伏时间最迟,在夏至日后第30天;其余年份则在夏至日后20-30天之间入伏。入伏时间已定,中伏、末伏则依次类推即可。例如,查1992年夏至日(6月21日)日序为“戊辰日”,夏至后第一个庚日为“庚午日”,第二个庚日为“庚辰日”,第三个庚日为“庚寅日”,出现于夏至日(戊辰日)后第22天即7月13日入伏,7月23日交中伏;8月7日立秋,当日日序为乙卯日,立秋后第一个庚日为“庚申日”,出现于立秋后第5天即8月12日交末伏,8月22日出伏。

可见,1992年的中伏为20天。通常,只要查出夏至日的日序,其它庚日日期均可从干支表上查得。



3.过了夏至,怎样计算那一天入伏?


"三伏"是指初伏、中伏和末伏,约在7月中旬到8月中旬这一段时间。夏至以后,虽然白天渐短,黑夜渐长,但是一天当中,白天还比黑夜长,每天地面吸收的热量仍比散发的多,近地面的温度也就一天比一天高。

到"三伏"期间,地面吸收的热量几乎少于散发的热量,天气也就最热了。再往后,地面吸收的热量开始少于地面散发的热量,温度也就慢慢下降了。

所以一年中最热的时候一般出现在夏至的"三伏"。

从夏至后第三个“庚”日算起,初伏(10天)、中伏(10~20天)、末伏(立秋后的第一个庚日算起,10天),是一年中天气最热的时间。

我国古代用天干、地支合并记载时间。天干的数字有10个,是甲、乙、丙、丁、戊、己、庚、辛,壬、癸,地支的数字是12个,是子、丑、寅、卯、辰、巳、午、未、申、酉、戍、亥。把天干与地支相配,就得甲子、乙丑、丙寅、丁卯……,交叉配合60次,故称60花甲子。

“三庚”就是遇上3个“庚”字,到第四个庚日为初伏。由于天干是10个,所以每隔10天就出现一个庚日,如庚子日、庚寅日、庚辰日等。

一年365天(闰年366天)都不是10的整数倍,今年某一天庚日,明年就不一定是庚日。由于庚日的变化不定,所以每年入伏的日期不尽相同。



4.每年入伏是怎样计算的?


“夏至三庚数头伏”,这是确立初伏的依据。

什么叫“三庚”

我国古代用天干、地支合并记载时间。天干的数字有10个,是甲、乙、丙、丁、戊、己、庚、辛,壬、癸,地支的数字是12个,是子、丑、寅、卯、辰、巳、午、未、申、酉、戌、亥。把天干与地支相配,就得甲子、乙丑、丙寅、丁卯……,交叉配合60次,故称60花甲子。

“三庚”就是遇上3个“庚”字,到第四个庚日为初伏。由于天干是10个,所以每隔10天就出现一个庚日,如庚子日、庚寅日、庚辰日等。

一年365天(闰年366天)都不是10的整数倍,今年某一天庚日,明年就不一定是庚日。由于庚日的变化不定,所以每年入伏的日期不尽相同。

伏,分为初伏、中伏、末伏,叫做三伏。

三伏是一年最热的时期,这是因为逐渐夜短昼长,阳光接近直射。但夏至还不是最热的时候,因为这时地面吸收的热,晚上又散发了一大部分。不过,每天吸热多,散热少,积累下来一天比一天热,大约再过20多天到了三伏,天气就最热了。

三伏的日期是从夏至三个庚日后数到第四个庚日是初伏,第四个庚日到第五个庚日为中伏,立秋后的第一个庚日到第二个庚日为末伏。

每一个庚日相隔10天,中伏天数不固定,夏至到立秋之间有4个庚日时,中伏为10天,有6个庚日时,中伏为20天。

伏,是避暑之意。从夏至开始,昼短夜长,热的中间潜伏着寒冷的因素,当初起名“伏”是很科学的。

参考资料:

二十四节气集锦

"三伏"是指初伏、中伏和末伏,约在7月中旬到8月中旬这一段时间。夏至以后,虽然白天渐短,黑夜渐长,但是一天当中,白天还比黑夜长,每天地面吸收的热量仍比散发的多,近地面的温度也就一天比一天高。

到"三伏"期间,地面吸收的热量几乎少于散发的热量,天气也就最热了。再往后,地面吸收的热量开始少于地面散发的热量,温度也就慢慢下降了。

所以一年中最热的时候一般出现在夏至的"三伏"。

从夏至后第三个“庚”日算起,初伏(10天)、中伏(10~20天)、末伏(立秋后的第一个庚日算起,10天),是一年中天气最热的时间。



5.夏至入伏是怎么计算的 夏至入伏吗


古人用“伏”来形容夏天的炎热,指的是凉爽的气息都被隐藏起来,高温占据了主导位置,听起来十分形象生动,也因此产生了很多相关的俗语谚语,而且还被划分为好几个时间段,计算方式稍微有些复杂,本篇就帮大家简单梳理一下。




夏至入伏是怎么计算的

首先我们要注意夏至不算入伏,按照相关历法规定,需等到夏至的三庚日才开始算初伏。我国古代用天干、地支合并记载时间,三庚中的“庚”字便是天干中的数字“甲、乙、丙、丁、戊、己、庚、辛、壬、癸”10个天干中的第7个字,庚日每10天重复一次。以今年为例,夏至在6月21日,那么经过庚子,庚戌,庚申后,7月11日就是入伏,也称为初伏。




有什么气候特点

通常夏至过后的20至30天之间会入伏,此时地表湿度变大,每天吸收的热量多,散发的热量少,地表层的热量累积下来,因此一天比一天热,到了三伏,地面积累热量达到最高峰,天气就最热。

三伏天的来历为何

我们首先要理解伏的意思,在阴阳学上来说,它指的是阴凉的气息被阳气压制而躲起来了,所以有伏藏的含义。而根据五行学家对季节的说法,本来四季春、夏、秋、冬为木、火、金、水,木生火而火克金。有火相克,秋天就不敢出来。就要潜伏。

五行学家就把这段时间称为“伏”,也叫“长夏”,五行中为“土”。加入长夏后一年就是五季,这样木、火、土、金、水,都是相生关系。因为秋天属“庚辛金”,所以从庚日算起。如果仔细观察就会发现,每年的三伏天,时间大约都处在阳历的7月中下旬至8月上旬阶段。

大家都在免费测试 星座性格,你要试试吗?

以上就是关于「2017夏至入伏怎么计算」的全部内容,本文讲解到这里啦,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。如果你还想了解更多这方面的信息,记得收藏关注本站~


猜你喜欢

查询记录

分享至